你的位置:星欧注册 > 最新动态 >


20年后再看《亮剑》:军事上漏洞百出,政治上莫名其妙

发布日期:2024-07-29 15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
在《亮剑》第一集中,李云龙高喊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口号,率部向有“日军精锐”之称的坂田联队发起正面冲锋。随后与日军展开肉搏战,并成功从正面突破。这是李云龙的首战。楚云飞称其为“难以想象”。小说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艺术加工,但仍然需要立足于现实。我们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,在当时的情况下,李云龙所谓的正面突破是不可能实现的。且不说在对日军的冲锋中我军会遭受多少伤亡。即使我们与敌人进行肉搏战,伤亡很小,胜利也一定不会像电视剧里那么容易。在原著中,作者杜良用李云龙的话来解释我军为何能够在这场肉搏战中获胜:“其实,从中国武术的角度来看,二招刺杀术日本步兵的素质根本就差强人意,说到冷兵器,我们中国人就是我们的祖先。”剧中,李云龙也说过类似的话。现代军队的刺杀技术无法与中国武术相抗衡。这是真的吗?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看法。

当武器和火力落后时,选择与敌人近战和肉搏战在战术上是合理的(这一思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常使用),但总体而言,这仍然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。将会伴随着大量的伤亡,对于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我军来说是完全不适合的。剧情中,这个故事发生在1940年2月的苍云岭,真实的历史中,有没有像李云龙那样的战斗风格呢?1941年2月7日,第115师第2教导旅副旅长张仁初(开国中将)率领一个团,与日伪军数百人遭遇。张仁初喊道:“共产党员,跟我来!”士兵们勇敢地跟随他。他用刺刀在地上,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,但他自己的伤亡也很严重。《罗荣桓传》记载:战后,罗荣桓看到牺牲将士名单时,十分惋惜和悲伤。见到张仁初后,他“狠狠地瞪了张仁初”,厉声质问:“张仁初,你是来讨功的吗?我对你没有任何功劳,你真是个疯子!你把我的干部、我的孩子还给我。”士兵们!你们违反了游击战争的原则,杀害了我们的老干部!你们把我的干部还给我!”许多年后,张仁初将军仍然无法忘记罗帅的批评。他多次羞愧地说:“唉,罗政委说得对,我真是个疯子。”

新团成功掩护了司令部的撤退。指挥部命令他们向后撤退,他们就应该被命令撤退。然而,李云龙却选择了正面突围。这不再是不服从军令,而是缺乏军事常识,炫耀一个普通人的勇气,为了一时的快感而牺牲部下。这完全不值得赞扬。但在剧中,这却成为了“剑灵”。剧中,司令部首长(彭老板饰)只是批评李云龙在战场上不服从命令,而司令部参谋长(左权饰)还为李云龙说好话,完全掩盖了重点。整个事情,显然是不符合标准的。最令人惊讶的是,剧中迫击炮手一枪就炸毁了坂田团的司令部,而这个司令部就建在某座山顶上最显眼的地方。这种极其低级的行动,在现实中,他们似乎不会出现在被称为“精锐日本军”的部队中。在这段剧情中,日军的作战能力明显被低估甚至弱化,已经具备了一些抗日剧的雏形。那些抗日剧之所以站不住脚,是因为它们在最底层的逻辑上站不住脚:日军已经这么低能了,我们的抗战却还持续了14年!这种逻辑是对数以万计的抗日烈士最大的侮辱和亵渎。

李云龙在剧中打的第二场战斗是李家坡之战,对手是山崎营。我们知道,这场战役的原型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关家坳战役。此次战斗,我军8个团一万余人围攻日军一支500人的小分队,给敌军造成大量伤亡,但还是让其部分逃脱。但剧中,李云龙率独立团歼灭山崎旅,是因为他有两个绝招:一是利用土工逼近,让敌军火力无法发挥作用;二是利用土工,让敌人的火力无法发挥作用;二是利用土工,让敌人的火力无法发挥作用。另一种是同时投掷3600枚手榴弹。敌人的位置。土方作战方法在解放战争中频繁使用,堪称我军独门绝技。几年后,作者把这一战术搬到了抗日战场上。作为一部文学艺术作品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问题在于第二个技巧。我们能用3600枚手榴弹摧毁日军阵地吗?

(这里先不讨论当时我军一个团是否有可能拥有3600枚手榴弹。——李云龙只从后勤部长那里拿了20箱手榴弹,就算是大箱子,一箱也能装50枚) ,所以只有1000枚,也就是说独立团已经有2600枚手榴弹了,如果按照1000人的团体来计算的话,每人就有2个半。)3600枚手榴弹无疑是一个看似庞大的数字,足以让观众感到恐惧,但事实上,还不足以击垮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。剧中,日军的防御工事完全是露天的,看不到纵深。他们只是在山上,看上去就像是在等待被轰炸。据史料记载:关家坳战役结束后,彭先生、左权、刘伯承、陈赓等人一起登上关家坳,仔细察看日军的临时工事、掩体和火力配置。刘伯承元帅看到了日军挖的许多“猫耳洞”。人们躲在里面非常安全。他对他们大加赞赏:“别小看这个小招数,很实用,以我们现有的武器,确实很难对付。”日军善于利用地形、构筑工事、合理配置火力的事例,激励了身经百战的八路军将领。可见日军的阵地丰富而系统,绝非剧中表现的那么粗暴。 3600枚手榴弹面对“猫耳洞”和“碉堡”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,我们不得不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李云龙的攻击方式是向前挖近五十米。 “剩下的30米,就算是女人,也能将手榴弹扔进环形工事里。”这种打法显然忽略了日军的阵地深厚。仅仅扔30米是不够的。日军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。他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?用手扔30米怎么可能做到?而且,一营的360人还要向前挖近50米。他们的土壤工作能持续多久?会不会有夜战?这360人如何同时分散在几条简陋的战壕中,保证每个人距离敌人阵地只有30米?李家坡之战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地方。日本侵华战争是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战争。这场战斗之所以持续了14年,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碾压,而不是种族或国家智力的差距。在这个情节中,主创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这样的逻辑:抗战之所以持续14年,是因为像李云龙这样的“小聪明”的人太少了;之所以能坚持14年,是因为像李云龙这样的“小聪明”的人太少了;因为像李云龙这样的“小聪明”的人太少了。日军的猖獗并不是因为他们武器先进、训练有素,而是因为我们的抗日先烈就像那个呆呆的“程瞎子”,不然抗战为何会如此艰难呢?

最像抗日剧的部分,无疑是在一名日本军官的生日聚会上,李云龙和楚云飞各自带守,勇敢闯入县城聚仙楼,歼灭一群日本军官的场景。单独拿出来,这个故事完全是《抗日英雄》的脉络。李云龙不仅有运筹帷幄、排兵布阵的能力,还有在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的能力。这比关羽只能拿颜良的人头要好得多。日军如此空虚,毫无防备。进城、会场都没有卫兵,反应能力太慢,导致李云龙等人结束后迟迟没有来,甚至根本就没有露面。最终,李云龙等人被允许完好无损地逃脱。全局的高潮无疑是李云龙怒成美人,率兵攻打平安县城。李云龙无意间促成了一场大规模的“围剿增援”战斗。他集中攻打县城,兄弟部队都配合增援。整个晋西北乱成一团。据书中介绍,这个故事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之间。李云龙的独立团不仅有能力攻击防御坚固的县城,我军和国军也有能力进行阵地阻击。日本军队。战斗能力在战斗中绝对是无敌的。不管这个阴谋在军事上是否可信,从政治上来看,李云龙绝对犯了一个大错误,而且他不止一次犯过这样的错误。

首先,李云龙在不知道独立团已经有一万人的情况下,就做出了进攻平安县的决定。也就是说,哪怕当时只有五千人,他也要战斗。其次,李云龙这次决定的目的很简单:“我打开天窗,光明正大地说话,你嫂子被日本人抓走了,我该怎么办?”众人齐声说道:“攻入县城,救我嫂子!”李云龙又道:“我老婆被抓了,别人把我带走了,我们不管,那我们还是男人吗?”“嫂子”和“男人”,李云龙秘密调动数万人的大军,只是为了救自己的妻子,为了报仇,为了让自己更像一个男人。他的话并没有表明他是八路军司令员,也没有表明独立团是党领导下的部队。相反,他们似乎是李云龙的亲兵,一群乐于报仇的绿林英雄。在任何一支军队中,擅自调动军队都是绝对的大忌,其后果比战场上不服从要严重很多倍。李云龙拒绝向师部请示,理由是他们距离师部有五百里,往返一趟黄花菜也会凉。一个几万人的部队没有自己的广播电台。可见当时的通讯条件确实非常落后。但另一方面,兄弟单位嗅觉敏锐,消息灵通。他们清楚地了解日军的动向,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。采取防御措施。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。如果各路部队反应跟不上,他那一万多人攻打平安县的“兄弟”该怎么办?在电影、电视剧、书籍中,李云龙将军队视为“私有财产”的情况很多。最离谱的是他被降为营长后的一段插曲。作为营长,他在团里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影响力。凭借自己的地位和绝对的决策权,张大彪将上级的命令视为无事。副司令把同志情谊俗化成了旧社会的兄弟情谊。就连一向政治精明的赵刚,在这件事上也颜面尽失。

最难受的一幕是新来的哨兵因为不认识李云龙,被段鹏扣上了军帽。赵刚知道后,并没有批评段鹏。相反,他给了新兵一个教训:“谁?”是什么让你这么称呼我?当你穿开裆裤的时候,他就是领导者。我们的独立团体中没有其他领导人。你明白吗? “这完全是军阀风格。书中写道:“全团都认为任命他们是上级的事。在独立团里,领导只姓李。即使李云龙被贬为炊事员,在这三亩地里,他总是“这是最离谱的事情,但主创们却以此为荣,认为这就是所谓的训练有素、训练有素的军队。李云龙太有老兵气息了。他支持体罚,甚至殴打、责骂士兵。这个想法从他指导骑兵连训练时就已经透露出来了。那时,赵刚还能坚持我党的政策,但到了这里,他似乎并不关心新哨兵和他的问题:“你为什么打人?你为什么打人?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。退化。

如何唱好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? “第五,不准打骂,军阀作风必须坚决克服……”在《三丸》的改编中,毛主席确立的官兵平等原则在这里消失了,我军与我军的区别旧军队几乎看不见。李云龙所在的八路军第129师是由原第四方面军改编而来。四方面军时期,中央博古批评张国焘有军阀作风,批评他们把养马的同志称为马边,把做饭的同志称为厨师。他认为这不是一支革命队伍。后来刘伯承元帅提出,我们养马的同志叫饲养员,我们做饭的同志叫厨师。指挥员和士兵是平等的,人人都是指挥员。所以我们纵队的军事指挥员就被称为“司令员”。政治委员简称“政治委员”。长期在129师从事领导工作的李云龙连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不关心,甚至公然反其道而行之。这又是电视剧中的一件不合理的事情。李云龙对于他这个团长和赵刚这个政委的分工也明显有误。他说:“军事的事情我说了算,生命的事情你说了算。”看来我军政委制度应该改名了。这就是所谓的“生活委员会职位”。而赵刚其实也默许了这一点。党领导军队。这是很早就确立的最基本、最重要的原则。政委职位的设立就是为了保证这一点,但《亮剑》的创作者却对此完全不了解,足见其党史知识的贫乏和无知。史料记载,1931年,15岁的开国将军萧华被罗荣桓派去担任特务连政治委员。这个连长是老部队出身的。见萧华年纪小,便对他说道:“从今以后,你就听我的,仅此而已。”萧华答道:“我是政委,我说了算,你说什么我怎么行?”

电视剧和书中,赵刚全程都被李云龙压制。他是李云龙的配角和“支持者”。他没有机会在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。李云龙改变了对他的偏见,不是因为他的政治能力,而是因为他能在150米外一枪杀死日本人。赵刚的政工在剧中被扭曲成婆婆,不现实。就连政委的整个工作都显得不重要了。剧中的人物在贬低一个人的时候,会说:“你为什么是婆婆?你什么时候转行当政委了?” “政委多,虎将缺”。最终,赵刚终于失去了政委的特质,也就是网友所说的“驴变”,算是赵刚在剧中的成长。(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和我互动多了才会被认定为死忠粉,如果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击“关注”,成为死粉后第一时间收到文章- 用力推动。)

发布于:黑龙江省

    热点资讯

    相关资讯